280mmolL;4)伴细胞外液量减少。5高渗性脱水:脱水指体液容量减少(占体重2以上)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而高渗性脱水的特点是1)失水失Na;2)血钠浓度150mmolL;3)血浆渗透压310mmolL;4)细胞内、外液量均减少。6水中毒:低渗性液体在体内潴留的病理过程。血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7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8酸碱平衡紊乱:因酸碱负荷过度、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酸碱度稳定性失衡的病理过程。9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外液H增加或HCO3丢失引起的以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失调。呼吸性酸中毒:CO2吸入过多或排出障碍引起的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增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失调。
代谢性碱中毒:细胞外液H丢失或碱增多引起的以血浆HCO3原发性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失调。呼吸性碱中毒:肺泡通气过度引起的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失调。
10反常性碱性尿:一般酸中毒时,尿液呈酸性。但高钾血症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时,远曲小管上皮NaK交换增强,导致肾泌H减少,尿液呈碱性。
f11混合性酸碱平衡失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12缺氧:组织供氧减少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细胞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13低张性缺氧: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称乏氧性缺氧。大气性缺氧:由于吸入气的氧分压过低所引起的组织缺氧,称为大气性缺氧,属于低张性缺氧。呼吸性缺氧:由于外呼吸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缺氧,称为呼吸性缺氧,属于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血红蛋白性质改变,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引起的缺氧,又称为等张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所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为低动力性缺氧。缺血性缺氧:动脉血灌流不足所引起的缺氧。瘀血性缺氧:静脉血回流受阻所引起的缺氧。组织性缺氧:在组织供氧正常的情况下,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所引起的缺氧,又称氧利用障碍性缺氧。14发绀: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5gdl时,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15肠源性发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皮肤、粘膜呈棕褐色(咖啡色)或类似发绀的颜色。16低血容量性休克:机体血容量减少所引起的休克。17血管源性休克: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血管床容量增加,大量血液瘀滞在扩张的小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且分布异常,导致组织灌流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18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