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水23课时同步练习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液。2溶液的浓和稀是溶质在溶液中含量的多少,它与温度的变化、溶剂量的多少无关,不受条件的限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则是指溶质的溶解是否达到最大程度,要受温度和溶剂量两个条件的制约。那么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间的关系如何呢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各盛约10毫升的水,分别加人10克蔗糖和02克熟石灰,可以看到蔗糖在水中全部溶解浓度较大却未达到饱和,而熟石灰却溶解极少浑浊已达到饱和。从实验中可以得出溶液的浓稀和是否饱和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间的关系是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对于同一种溶质和溶剂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课内练习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肯定是较浓的溶液C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D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2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DA增大压强B降低温度C升高温度D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3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你能用什么方法使其成为饱和溶液答要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①加溶质硫酸铜晶体;②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溶剂水;③降低适当的温度。课时小结重点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重点2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难点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理解。难点
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1现有一杯底部尚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溶液,在给烧杯加热或加水的条件下,原来未溶解的硝酸钾继续溶解,这时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这说明,在改变条件的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在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时,应强调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两个条件,否则就会失去意义。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B某温度下,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C某温度下,从一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取出一半,则这半杯溶液仍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有一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3下列方法中,可用来检验某种溶质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的是DA将溶液适当加热B将溶液适当冷却
2
f浙教版科学七年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