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条件:①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②血流状态的改变③血液凝固增加17血栓的类型:①白色血栓②混合血栓③红色血栓:血→混合→红血栓④透明血栓:又称微血栓或纤维素性血栓,微循环内形成18血栓的结局:①溶解、吸收②软化脱落→栓子→栓塞→梗死③机化和再通④钙化,血管内结石19血栓形成可以堵塞血管裂口起到止血作用。如慢性消化性溃疡底部和肺结核空洞壁的血管,在病变侵蚀前形成血栓,可避免血管破裂引起的大出血,对机体有利20血栓对机体的不利影响:①阻塞血管(动脉血栓未完全阻塞血管时会发生局部器官或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梗死;静脉血栓形成引起淤血水肿)②脱落、栓塞→梗死③心瓣膜病④出血

2
f
21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栓子。栓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22栓子运行途径与血流方向一致23长骨骨折:脂肪组织挫伤和脂肪肝挤压伤时,脂肪细胞破裂,释出脂滴,由破裂的小静脉进入血循环是常见的原因。24脂肪栓塞:常见于肺脑等器官25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原溶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心血管称为气体栓塞26N2在体液内溶解迟缓,可在血液和组织内形成很多微气泡或融合成大气泡,阻塞血流或直接损伤细胞减压病27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一种罕见严重合并症28局部组织因动脉血流中断引起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29有门器官梗死型三角型30贫血性梗死色浅常见器官如脾、肾、心肌和脑组织31出血性梗死:颜色浑,常见器官肺的出血性梗死灶常位于肺下叶,肋膈缘,肠出血性梗死32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发生梗死的器官,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等因素33梗死的结局:溶解吸收→机化→包裹→钙化第五章炎症1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刺激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为目的的局部血管反应为中心环节和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2生物性因子是炎症最常见的原因,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3生物病原体引起的炎症又称感染4急性炎症往往以渗出性和变质性病变为主,而慢性炎症则以增生性改变为主5代谢:①局部酸中毒②局部渗透压③炎症介质释放6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①变质:炎症局部的组织和细胞所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②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体腔、黏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称为渗出。以血管为中心的渗透性病变是炎症的重要标志③增生:实质细胞核间质细胞为主※7炎症时血管壁通透性升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