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机制主要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如下改变有关:①内皮细胞收缩②内皮细胞的细胞骨架结构重组③穿胞作用增强④直接的内皮细胞损伤⑤白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⑥新生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8白细胞从血管腔内渗出到血管外事极为复杂的连续过程:①白细胞边集和附壁②白细胞黏着③白细胞游出和趋化作用④白细胞的作用⑤白细胞的缺陷※9红细胞的渗出被动过程又称漏出10炎症局部聚集的白细胞能有效的杀伤病原微生物,构成炎症防御反应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白细胞在局部的作用有三方面:吞噬作用、免疫作用和损伤反应11炎症的局部表现:红(血管扩张充血)肿(病体渗出,组织↑)热(血流快,产热↑)痛(胀压、炎症介质)功能障碍(组织损伤)12全身反应:发热(内外致热源)VBC↑(生成释放↑)实质器官中毒性改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13炎性息肉:黏膜的慢性炎症可以形成炎性息肉,在慢性炎症刺激下形成的炎性肿块14炎性假瘤是指慢性炎症增生时形成境界较清楚的肿瘤样的肿块,常发生于眼眶和肺15炎症局部出现一巨噬细胞增生为主,并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为特征的慢性炎症,称为肉芽肿性炎16肉芽肿性炎分为感染性肉芽肿和异物性肉芽肿17炎症局部血管的扩张,充血和血流速度改变,造成局部血量增加,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使局部病变颜色变红,温度升高※18炎症的结局:⑴痊愈:①完全性(完全恢复组织原来的结构和功能)②不完全性(由肉芽组织修复)⑵迁延不愈或转为慢性⑶蔓延播散:①局部蔓延②淋巴道播散③血道播散1)菌血症2)毒血症3)败血症4)脓毒性败血症第六章肿瘤1肿瘤增生分化不成熟,炎症增生分化成熟2判断肿瘤类型和区分良恶性:①肿瘤的数目和大小②肿瘤形状③肿瘤的颜色④肿瘤的硬度⑤包膜:良性大多数有完整包膜;恶性一般无包膜3肿瘤的实质:成分是指瘤组织肿瘤细胞的总称,它是肿瘤的主要成分4肿瘤的间质:主要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可有淋巴管5在肿瘤中,瘤细胞和组织与其起源组织的成熟细胞核组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这种相似程度即肿瘤分化程度
3
f
6在瘤细胞形态还是组织学结构上,肿瘤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性称为异型性,判断肿瘤的扩散,异型性小,表示肿瘤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核组织相似,分化程度高,为良性;异型性大,表示肿瘤分化程度低,为恶性7肿瘤的生长方式:①膨胀性生长②外生性生长③浸润性生长8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处而继续生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