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达到手脑并用,同步发展。小学生先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响应邓小平“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大胆开设信息技术实验课程,深入有效的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把先进科学技术尽早普及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树立现代化的信息理念,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贡献。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确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1.了解窗口的各个部分图标名称及其作用,学会窗口基本操作。
f2.初步理解文件夹的概念,学会文件的基本操作。3、培养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为振兴我国的计算机事业而树立远大理想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较熟练的掌握对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操作能力5、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三、教学措施1、主要以教师示范操作,学生动手实践、教师评析的方法参与教学。2、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3、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时间。4、在班都培养一名信息技术代表学生,由此学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5、加强复习与巩固,培养学生兴趣。四、课时安排认识计算机WINDOWS的初步使用(8课时)(10课时)
科任:冯建新2011年9月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