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A.董仲舒答案6B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
【2011豫南九校四联】3.“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
f势乱之道也。”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A.儒家答案3D【2011浙江五校联考】6.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A.董仲舒答案6B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B.道家C.墨家D.法家
【2011寿光一抽】5.西汉时,一大夫随武帝外出打猎,武帝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日:“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B.“以仁入法”C.“性善说”D.“致良知”答案5B
【2011潍坊质检】22.“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董仲舒B.程颢C.朱熹D.王守仁答案22C【2011温州八校联考】1、以下观点属于墨子的是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答案1D【2011温州八校联考】4、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B“民为贵”、“君为轻”D“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③“仁者,天下之公,
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A、③④①②答案4C【2011温州八校联考】7、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B、①②③④C、④③①②D、③①②④
f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C.李贽的《焚书》《藏书》答案7D
B.朱熹的《四书集注》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2011厦门期末】2.“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2C【2011厦门期末】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