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呼纪律的声音充耳不闻。开始班主任经常在上课时来窗外视察纪律,正因为个别学生的如此表现,整个班级被惩罚了几次,并且在以后的时间里她也多次告诉我说:对学生要凶得起来,不要怕他们,要拿出老师的威严来震慑住他们。虽说这是一个办法,也许在现阶段或许还是一个好办法,但我始终都没有采纳,为什么呢?大多数孩子相对于母亲来更怕父亲,因为他们担任的是严父的角色,习惯用打骂来解决问题,所以孩子们对父亲比较惧怕。同样的,作为老师,而且还是陌生的新老师,如果动不动就打骂,会让孩子产生反感甚至厌学的情绪,应为孩子们喜欢把教他们的老师作比较,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比,新老师和原来的老师比,一旦比较出来哪个老师不如哪个老师,那么他们的情绪就会在课堂上反应出来。我能做的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的理性认知占据上风,明白一些道理,所幸,我的苦心总算没有白费,在后期取得了显著成效。日子就这么平实地过着,每天用自己的方式上课,批改作业,备课,纪律的问题解决了,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变得简单了,知道国庆的前一天,让我的心再次高悬起来。学校年级组长安排我在国庆之后上一节公开课,到时会有学校的领导老师来听,我知道,检验我的时
f刻到了。从第一天上课开始就是我一个人在自己上课,没有其他老师在场,当然就没有谁来检测我上课的水平。为了能有一个良好的表现,我积极地准备着,当然并不全是为了做给他们看,更重要的是我必须做到最好,不能给自己丢脸,也不能让老师们觉得我们学校派去的学生徒有虚名,之前承诺去的是精英,实际上是垃圾,我还要在这里呆一个多月,我也丢不起这张脸。为上好这节课,我搜集了很多资料,反复修改讲稿,几经推敲课文内容,并且多次演练课堂教学程序……该来的终会来,因为准备充足,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教态,规范教学用语,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课堂,最后那节课赢得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可是同时也存在太多的不足。课后,我专程请教了好几位老师,他们指出的缺点归根到底就是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不足。这并不是说我对课文内容不了解,也不是说讲解不清楚,而是缺乏把握全局的能力。就像绘画,如何勾勒整体的线条呈现完美的比例,如何恰当的掌握下笔的力度,是用浓重的笔墨还是轻淡的色泽需要的就是一个整体感知的能力,而我,恰巧就是缺乏这点。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缺少经验,这些能力是需要经过历练的沉淀,需要自己经过不断摸索不断改善的过程才可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