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反思的力量一、
我的两个十年
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我到现在正好工作二十年多一点。以时间为分界,正好分为前十年和后十年。我的前十年是在一所农村完小和县城实小工作的。后十年是在南京师范附小工作的。
我在农村小学工作时,那个学校只有六个班,九个老师。前些日子回到老家时,发现了一本教案本,记录了当时的一些东西,我是个农村的孩子,我所能做的,就是要“走好当下每一步。”。
翻开旧教案的时候,我记录了一些,现在简单举几个例子:在认识角的时候,以前一般我们都用两根小棒做一个活动角,我们角的大小与角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而学生却无法理解,我在看电视的时候,受到了电视机天线的启示,把它的天线拉开去,解决了的大小和边的长度无关。再一个是以前有通用教材,有一道题目是“一辆播种机作业宽度是15米,每分钟前进60米,播种机每分钟播种的面积有多大?”这道题学生不懂什么是作业宽度。二十年前的学生没有看到过播种机,他们只知道有语文作业,数学作业,至于什么是作业宽度,却是无法理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在上课时用粉笔横过来涂了一块地方,然后用粉擦横的擦了一下,这样作了一下演示,全班学生看懂了,擦掉的地方就是播种面积,是个长方形,宽度就是长方形的宽度,前进60米就是长方形的长。
现在看来,二十年前的作法虽然写得很土,却依然很有用。举这个例子,我想说明的一点是一节数学课是否具有现代的意味,不是由教学媒体来决定的,而是你的教学理念来决定的。很多学校多媒体的设备都没有到位,这样的学校怎么上课?我们不可能每节课都有课件,没有精力去做精美的课件。但是没有课件依然能上好课……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多动脑筋,多思考。
。
f我的第一个十年留给我的记忆还有第一篇文章。现在我已经有许多文章发表,但我不去统计到底有多少篇了。第一篇文章很短。是一道加法应用题改成两道减法应用题的,我有点困惑,当时只是把想法记下来,然后寄出去,当时寄出去不是想发表,而是想让编辑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可没想法竟然发表了。发表纯属意外收获。第一个十年,从艰苦的村小从教,是毕业学生中分配最差的,但是在宁静的环境中他把精力用在了读书和研读教材上,反思教材,有了自己一篇篇文章的发表。
我的备课都是自己原创的,我从02年开始,每天把上课的东西记下来,然后有了我的第一本书《此岸与彼岸》,我的教学手记,里面就是写我的课堂、我的教学、我的思考。我近乎每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