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察、量测、对比其质量指标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然后做出评定。这种检查可由班组自检或专业质检员抽检的形式进行。监理工程师也应对于其中比较重要和关键的工序作随机抽查以加强质量控制。3、交接检验对于不同工种交叉施工的项目,还应进行交接检验。实际的工程质量是通过施工过程逐渐形成的。工序间的交接检验十分重要。不同工种工序交叉时,前一工序的质量必须通过交接检验得到确认,并形成记录,表明以前各工序质量可以保证。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对此进行监督检查认可,否则不得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上述三种检验形式充分体现了标准对于工程质量进行“过程控制”的原则。
f三、施工质量验收“验收”是施工类标准规范的重点。统一标准将有关施工质量验收的第3.0.3条列为
强制性条文,突出地强调了其重要性。有关施工质量的验收,按以下十个方面分别要求。1、标准规范适应当前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我国已编制成验收类标准规范15本,形成了完
整的标准规范体系。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过验收的基本条件是,应该符合上述规范的有关规定。不同专业的施工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各验收规范;而单位工程的验收则应符合本《统一标准》的要求。
2、设计文件施工及其结果还应符合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这也是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时必须满足的重要条件。3、人员资格施工质量的验收是由代表各方的验收人员来完成的。由于专业不同,检查验收的难度、深度不同,对验收人员提出了资格的要求。统一标准要求参加验收的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4、自检评定统一标准规定:“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说,只有施工单位自行验评合格后,才能提交监理或建设方面进行验收。这种“先评定,后验收”的程序,分清了两阶段的质量责任,将促进施工企业和监理建设单位加强合作,真正落实质量控制并明确责任。5、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前施工单位应通知有关单位,在各方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检查,共同确认其符合设计文件和质量标准的要求后,形成验收文件,作为今后不同层次验收时的依据。6、检验批的验收检验批是验收的基本单元。检验批的验收是整个验收体系的基础。检验批的质量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验收。主控项目是对安全、环保、卫生、公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带有否决权的性质。而一般项目则不起决定性作用,根据不同的质量要求,允许有少量缺陷的存在。7、见证检测传统的施工质量都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