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00

123200128000
100

9625
出勤时间利用率

制度内实际工时出勤工时
100

117800123200
100

9562
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

制度内实际工时制度工作时
100

117800128000
100

9203
加班加点比重

加班加点工时全部实际工时
100

950118750
100

08
加班强度

加班加点工时制度内实际工时
100

950117800
100

081
第五章
例题1
总产值(万元)
基期报告期
甲车间1080024000乙车间2700032000
平均人数
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基期报告期
人数人数基期报告期
120020009
12
1800200015
16
劳动生产率指数(%)
13331067
全厂378005600030004000126
140
1111
1)计算甲车间基期、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2)计算乙车间基期、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3)计算全厂基期、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4)分析计算全厂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以及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并对全厂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作一个全面的分析。
2
f解:(1)设为全厂劳动生产率,q为各车间劳动生产率,T为各车间人数,则
甲车间:q124000200012万元人;q01080012009万元人
乙车间:q132000200016万元人;q027000180015万元人全厂:
q1

q1T1T1

12200016200020002000

560004000
140万元人)
q0

q0T0T0

9120015180012001800

378003000
126万元人)
q01

q0T1T1

9200015200020002000

480004000
120万元人)
①全厂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计算如下:
q1T1q0T01401111T1T0126
q1T1q0T01401261(4万元人)T1T0
对总产值的影响:(140126)4000560(0万元)
②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计算如下:
q1T1q0T1141167T1T112q1T1q0T11412(2万元人)T1T1对总产值的影响:(140120)4000800(0万元)
③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计算如下:
q0T1q0T01295T1T0126q0T1q0T0121260(6万元人)T1T0对总产值的影响:(120126)4000240(0万元)
分析:①全厂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提高了111,绝对数增加了14万元人总产值增加了5600万元。这是由于②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提高了167,使全厂劳动生产率绝对数增加了20万元人,总产值增加了8000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