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分析,加深儿童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因而形式分析阶段是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关键环节。
56、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
57、在美术欣赏的对话中,首要的问题就是提问。
58、用心思考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在创造之前对创造的主体和内容的把握方式
或能力的标准。
59、兴趣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在发起和投入美术活动时的情况,评价幼儿是否情愿投入
美术活动,在活动中是否有热情,是否感到愉快和满足的标准。
60、对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过程进行评价,主要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
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
61、色彩是造型艺术的主要语言,学前儿童通过美术活动;学习辨认色彩
的三要素,即色相、纯度和明度。
62、色彩的运用是指学前儿童运用认识的颜色来表现物体形象,并通过颜色的对比、渐
变、重复等变化来丰富画面,从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4
f63、版画需要进行制版、印制后才能最后完成作品,所以版画兼有绘画、设计和制作的
特点。
64、剪贴纸版画是纸版画中较为简便和普及的一种,尤其适宜儿童制作。
65、实物版画常用的印刷方法有压印法、拓印法、捺印法,同时又分油印和水印两大
类。
66、泥塑活动的目的在于锻炼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儿童手眼协调能
力,培养学前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
67、线描就是用线条勾画出物体的轮廓,以表现出对象的形态的绘画技法。
68、教师在评价儿童的泥塑作品时不应把重点放在追求作品的精确与细致上,而应注重儿
童泥塑操作的过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
69、线条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直线与曲线:直线包括水平线、垂直线、斜线以及折线;曲
线包括根据圆弧度的大小、方向转换的不同而呈现的各种曲线。
70、台湾地区资深美术教育工作者潘元石在其著作《幼儿画教学艺术》一书中
从五个方面评价了幼儿的美术作品。
71、《画架绘画与儿童人格》的作者是:艾修勒和哈特薇克

二、简答题:
1、简述象征期不稳定表现
第一,动笔后构思。幼儿常常在涂着涂着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涂画的动作痕迹与某物酌
外形相似,于是想起要画这一物体。第二,事先构思和随意涂画穿插。事先构思和随意涂
画穿插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不同张的画,有些画是幼儿事先想好了画的,有些则是
随便涂画的。另一种情况是在同一张画上,有的东西是幼儿事先想好画的,有些则是随便
涂抹的。
第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