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内容转移。绘画内容转移的表现是幼儿正画着某样东西,突然就停止不画了。
第四,形象含义易变。幼儿画出的形象含义经常是不稳定的,他们往往在画好的形象上再
加上几笔就说成是别的东西。第五,易受他人影响。幼儿画什么,受他人影响比较大。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
第一,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
敏感性。第二,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中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对美术
的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第三,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
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培养
其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
3、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注意点
第一,活动目标要关注幼儿的发展。一方面,活动目标应适应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
他们美术学习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活动目标应把他们在他人的帮助下能达到的
水平,即把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落脚点,为幼儿创造最近发展区。第二,活动目标要注意
整合性。这种整合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活动目标要考虑幼儿的认知、情感、技能等多方面
的整合;二是活动目标要考虑美术与其他教育领域的整合。
4、简述幼儿园学前儿童欣赏对象及其类型
1绘画作品。2雕塑作品。从制作工艺看,学前儿童可欣赏的雕塑可以有“雕”和
“塑”两类3工艺美术作品。从实用性与陈设性看,学前儿童可欣赏的工艺美术作品有
日用工艺品和陈设工艺品。4建筑艺术。5儿童美术作品。6自然景物。7周围环
境。
5、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延伸
5
f一美术角活动;二美术室活动;三日常环境布置活动;四渗透在其他领域教育中的美术活动;五节日活动中的美术活动;六日常外出中的欣赏活动;七随机性的美术活动;八家庭中的美术活动6、简述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1)临摹画(对照着一张范画来作画);2)写生画(对着实物,把一组物体或一个场景画下来,分为写生画和默画两种);3)命题画(命题画的题材范围是由教师规定的);4)意愿画(幼儿自选题材意愿画的特点是教师不规定范围,完全由幼儿自己选题材,自行构思、构图作画);5)装饰画(装饰画是给生活中某些日用品、工艺品,(如手帕、花布、脸盆、阳伞、枕套、花瓶等的表面装饰上图案纹样,使它更加美丽,引人喜爱)。7、4岁~5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4岁~5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能较熟练地使用合适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