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们语文教研组确立了“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讨”的研修主题。课题的提出与教学实践有直接联系,是教师教学中最棘手的教学问题,是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是学校全体教师都有兴趣的课题,教师们参与积极性都很高。我们通过专题学习提高认识;观看录相示范课;集体备课,共同讨论;课堂实践,印证预设;主题研讨,反思教学;行为跟进,不断实践;积极参与市教体局举行的校本研修博客网研修这七种形式提高了研修能力。在研修中我们逐渐探索出小组合作如何才能有效开展我们明白了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处的位置和应该起到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科学的分组科学的分组对合作学习活动非常重要,它是有效合作的前提。常见的分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也就是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合理搭配,优化组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异质分组较为常见,也较具实效性。因为这样的分组有利于学生的优势互补,使每个小组的学习资源相对均衡,同时能较好的发挥优秀学生在组内的作用,对学习困难学生有较大的帮助。另一种是把学生按照学习程度分成优良、中等、学习困难这些等级开展小组学习,这种分组方式常在分层教学时进行。二、有序的组织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别学习而言的。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要完成共同的任务,就必须与其他成员互相协助,有效沟通。要使这些沟通与合作取得效果,教师在课前就要进行有序地组织。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课,光有小组合作的形式,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既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也未曾注意解决小组学习中每个成员机会均等地参与,一些优生频频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学生只有旁听的份,在热热闹闹地课堂氛围中,仍然掩盖不了“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作陪客”的事实。这些现象都是缺乏组织的表现。有序的组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规范操作与明确互助合作的角色任务1.小组合作中,规范的操作是必要的。教师首先要制定一系列操作规范,有明确的合作要求,给予充分的时间,使小组间的交流能有序地进行。2.教师要向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明确任务,让每个学生明白只有小组的任务完成了,个人才算真正完成任务。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