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采取了措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让学生们都有收获。课上精
心设计问题,难易搭配;课下布置弹性作业(难度不同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
用心爱心专心
2
f进行选择。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比如为优等生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向他们推荐经典
作品,并要求他们写下阅读笔记。
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对他们的要求也应不同,让他们都有收获,这是让学生对学习语
文有兴趣的一个关键。兴趣有赖于成功,这是心理学给我们的又一启示。事实证明:不断获
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兴趣也在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而屡遭失败,经常受批评,
斥责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就会日渐衰减,直至完全丧失,由此可见,兴趣和成功是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所以,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
功的机会,课堂提问中,较难的问题请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较易的题目,则要请水平较低
的学生回答,不可让回答问题成为优生的“专利”。当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
时地,恰到好处地巧妙给予启发指点,使学生能顺利完成任务,这样因人而异,难易有别的
提问,使每个学生都可能取得成功而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从而感受到成功的欢乐。国内
外也有大量事实证明: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充满自信,而在批评、斥责中长大的孩子则充满自
卑。
四、信任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实践中,我有这样一个体会:教师有时把自己看得过“重”,不信任学生,认为学
生离了自己不行,必须要手把手的教学生才行。从而也就导致了学生把自己看得过“轻”,
没有老师给安排任务,就会不知所从。这样学生的自制力差,老师倍感辛苦,但教学效果并
不好。
针对此种情况,我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有自制力,有自学能力。有些学生学
习语文没有兴趣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语文的天赋,对语文学
习缺乏信心(这样的学生不少)。这需要我们老师及时肯定和鼓励,肯定学生学习语文的能
力。沃沦本尼斯说:“有一项对学校教师进行的研究说明,只要教师对学生期望甚高,就
足以使学生们的智力商数提高25分。”老师的鼓励和期望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产生怀疑,
从而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评价自己。课堂上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要让他们
也能积极参与起来,当众给予肯定。课下再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树立信心,意识到“我能
行”。
有人这样说:“语文教师的天职,就是激发学生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