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劳动法名词解释
一、历年真题
0204
1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P54: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依照劳动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也即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其具有特定性劳动法律关系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构成劳动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2标准工作日P176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在正常情况下一周内的的工作时间。3无效劳动合同P94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或违背平等、自愿原则签订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4社会保险P237是指国家依法对遭遇劳动风险的职业劳动者,提供一定物质补偿和帮助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0207
1劳动行为能力P54是指劳动者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从而使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能力。我国公民自16周岁起具有劳动权利能力。2聘用合同P88亦称聘任合同它是指聘用单位与被聘用劳动者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一般是用于招聘有技术业务专长的劳动者。3安全技术规程P194: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防止生产设备遭早破坏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由于这些规范大多数以规程的形式公布,因而又称为劳动安全技术规程。4劳动纪律P223又称为职业纪律或职业规则,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守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
0304
1平等就业P40是指劳动者平等地获得就业机会的权利,即在就业机会的获得方面,劳动者不因性别、年龄、种族等人的自然差别而受歧视,就业机会面前一律平等。2集体协商P114亦称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3职业资格证书P148是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结果,是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4劳动安全卫生P185又称职业安全卫生,它是指直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或工作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法律制度。
0307
1奖金P167是工资的补充形式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物质奖励形式的一种,是对劳动者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报酬,主要包括超产奖、质量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创造发明奖、年终奖等。2劳动合同鉴证:是指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审查证明劳动合同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一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