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素养与领导干部素质
南振声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伟大的历史事件面前,能够站在一
个什么样的高度从中受益、得到启迪,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历史素养。对领导干部来说,历史素养是其综
合素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较高的历史素养,就无法担当历史的重任,领导干部要增强学习
历史的自觉性。
历史素养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之一
所谓历史素养,是指一个人对历史知识阅读的宽度和对历史规律认识的深度,以及对历史所秉持的态
度的综合。换言之,历史素养是一种历史的意识和自觉。领导干部的历史素养,是指领导干部应当具有的
历史意识与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是否具有一种历史的眼光,从以往的经验教训中吸取养分,并自觉地
遵循历史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历史素养源于对历史重要性的感悟。关于读史、知史的重要性,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有过
精辟的论述。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
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故,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也就是说,
无论是“兴”还是“废”,历史都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兴史就是兴国,亡史就是亡国。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是中国古人对历史认识的最深刻概括。
f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历史。毛泽东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
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
小平也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江泽民曾说:“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
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
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
责。”胡锦涛强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
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历史是一座桥梁,是从过去通往未来的桥梁,没有这座桥梁,人类就无法
向前迈进。
历史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要学习。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发生在20世
纪中国的两件大事。前者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后者更是中
国历史上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