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5散文二篇
知识与能力1.理解并积累“兴味、蔓延、威势、濒临、震颤、俯瞰”等词语。2.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3.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过程与方法1.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理解文章要表现的主旨。2.朗读、批注、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辩证地理解作品内涵及作者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学会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2.激发学生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的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2.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教学难点1.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2.感悟作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课时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视频播放:一粒种子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一条小溪从雪山发源,流入大海。上面两组画面,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进程,感受生命的蓬勃。生命,是大自然伟大的作品,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精辟的语言来揭示生命的真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笔丰厚的关于生命的文学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永久的生命》,来感知作者是如何理解生命的。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
f作者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
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2.背景资料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它不仅哲思
深邃,鲜明生动,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3.知识链接
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主,也称为“哲理散文”或“哲学散文”,许多随笔、杂感都属
于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目的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理
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议论性散文有双重属性:一是议论文属性,二是散文属性。
4.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臼.齿jiù凋.谢diāo2词语释义
茸.毛ró
g洗涤.dí
蔓.延mà

臼齿:哺乳类或似哺乳类动物位于颌末端,较大的、以研磨为用途的牙齿。
茸毛:身体表面或某些内壁长的短而柔软的毛,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
蔓延:意思是如蔓草滋生,连绵不断。引申为延伸,扩展。
凋谢: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也可以指老年人去世。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