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基于生命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王彬陈喜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5年第06期
摘要生命教育思想主张以生命为教育的基点,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完善,提升生命的价值。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把对生命的尊重、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学校发展需要文化引领,关注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特色渗透到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其管理与育人的价值,构建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生命教育学校文化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101
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思想,并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以来,生命教育的意义逐渐被社会所认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生命教育就是对每个孩子的一份真爱、一份关注、一份尊重、一份赏识、一份等待、一份宽容,它努力培植的是对生命的敏感,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
一、生命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一)生命教育的理解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它是教育的原基点。黄克剑教授在他所提倡的“生命教育”理念中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21世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点与生命教育的实质是相契合的。生命教育是一种个性化、个人化教育,它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永无重复、永难穷尽的生命个体,始终以成全每一个健全和富有个性的人为自己最为根本的目的”,它努力培植的是对生命的敏感,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是富有创造力的老师们展示自我才华和体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认识
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部分。物质文化以校园环境、整体格局、人文景观、文化设施等作为其物质载体,构成校园文化的物质内容与发展前提;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学校传统、校风学风、礼仪规范、人际关系等因素,由此反映一个学校的本质特征与精神风貌,对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产生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学校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必须首先尊重人,尊重个性,必须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人的关切心,培养人的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