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课堂学习是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课堂教学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主阵地。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在课堂中促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习惯。关键词:认真倾听;说完整话;感情朗读;认真书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出:“小学语文教育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伴随学生终生,并使学生终生受益,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笔者谈谈几点做法:一、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专心倾听就是要让学生入耳、入心、听清、听懂、听明白,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笔者通常在课堂上采用儿歌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是大多数教师通常使用的方法,如“小耳朵,认真听”、“小眼睛,看黑板”、“小嘴巴,不说话”等。在语文课堂上,笔者对学生的听做出了要求,如:听课时,眼睛要看着老师;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本或老师,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由于受年龄限制,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现
f象,还有学生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谁在说、怎样说的,而往往忽略了说的内容。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①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②不随便给予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观点,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③在听的过程中对同学的观点要进行归纳,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这样学生学会了善于倾听、专心倾听、先听后说,真正养成了良好的听课习惯。二、培养说完整话的习惯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正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期,这当中自然包括语言习惯的养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对学生的说做出了以下要求:①让人爱听,说话或回答问题时要有礼貌;②让人听清楚,说话时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