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点校锦上添花,还是投给薄弱校雪中送炭?对很多干部来说,会选择前者。因为只有重点校搞好了,才会出升学率,才会出效益、出政绩。很多基层校长反映,当前在教育投入上主要靠领导对教育的认识程度,对政府的钱往哪里投、怎么投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导致基层政府的自选动作过多。
为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国外有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在日本,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建筑图纸都大体相同,学校之间并没有很大差别。由英国资助的“中英甘肃项目”选择我国甘肃4个国家扶贫县,用6年时间进行扶助。项目投入人民币1.8亿元,1个县1年投入500万元。这笔钱用于基建、硬件设施的投入很少,
f一个县大约只有150万元-200万元,添置设备以惠及更多的儿童为原则,而不是盲目地贪大求洋,搞政绩工程,大部分钱都用在师资培训上面。全国人大代表姜健说:“这个项目可以为我国政府提供一种教育投入的思路。这点钱对于我们的地方财政并不难,但我们的领导有100万元又有多少能主动用在教育上面、用在最薄弱的学校上面呢?”
三、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解放学生的时间学校不要用功课填满他们的时间表,要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学问,并想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多几分学习人生的机会。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社会环境下,学生压力空前之大,睡眠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1993年《夏令营中的较量》中指出中国7-17岁的男女学生,平均身高、体重、胸围、肌肉、肺活量、耐力等指标都不及日本同龄学生。有关调查表明:80%以上的中小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为2小时左右;我国中小学生平均锻炼的时间每天不超过半小时。有469%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9小时)。三分之一的学生感到睡眠不足,71%的高三学生近视,三分之二的学生感到考试压力大。然而,就在大喊“减负”的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没有真正减下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淹没了学生的星期天。甚至有学生因为学生压力太重而自杀乃至向母亲举起了榔头。可见解放学生的时间是彻底解放学生的基础。让学生从苦不堪言的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时间思考、
f有条件实践,在接触自然和社会中自主的活动,创造性的活动。有了这三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及挥出来。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