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七、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云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办法》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幼儿园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一传染病1一般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1)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2)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3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要进行控制。4传染病流行时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5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2重大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园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幼儿园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f2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3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幼儿园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4加大进出园门的管理力度,控制园外人员进入幼儿园。5幼儿园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3特大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1实行封闭式幼儿园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幼儿园,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2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幼托儿童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3)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不得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应暂缓进行;暂停成人教育和业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