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新的生活。我希望能在有限的人生里,有尽可能多的经历,悲,乐,喜,痛,种种味道,都能尝尝才好。当初高考失利,没能上理想的大学,以为自己面对不了,走过之后才知道人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坚强,那些不能面对的真到眼前时也没有什么了。考研只是一个过程,它最重要的作用或许在能对我们的生活起多大的积极影响上,而对于报考文学专业的人而言,复习中每一个作家的经历与作品都向我们召示着各种不同的人生,
f人生这本大书是读不完的。每一次尝试都是对于人生可能性的一种探索,而这种可能性则是无尽的。小楼昨夜在《迷失在阅读中北大考研日记》中说:“我相信备考过程对一个人的考验和磨练,不是一名保送生所能体会得到的,虽然这类人可能聪明很多,却有可能缺失一种生命在放弃与坚持中所锻造出的足以应对各种挫折的坚韧毅力和持久耐力。”确实这种体验只有经历过考研的人才有。
如果决定考研,首先要清楚你要报本校还是外校,如果是本校会比较容易一些,如果是外校,要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报考和录取资料,比如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是最难考的,今年现代文学有113个人报考,但是只要5个人古代文学有203个人报考,也只要了7个人。但是像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大概五六十个人报考会招四到五个。报考的时候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同时也要清楚考研的实际难度。对于复习,当然要借鉴别人的经验,但是别人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要不断的摸索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专业课复习:复习一定要全面,不要有投机的想法,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一定要特别清楚,绝不能模棱两可,不要放过小知识点1参考书目:考哪个学校就看哪个学校开出的参考书目,没有书目的比如北大就看本科所用的书籍和相关导师的专著和论文。2历年考题:尽可能多的收集历年真题,最好是自己重新做一遍。先根据教材,梳理出要点:1、2、3、等。再用于做试题,看掌握得如何,找出薄弱环节,再有针对性地看书。再做题,再看书,如此循环。3答题:先答教材观点,然后答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不要局限于某段话,思路要宽,要放开,不要太限制自己的思维。平时多做一些真题训练一下。不要过于标新立异而自讨苦吃。注意中文系老师陈平原,温儒敏等最近两年的文章,熟悉他们最近研究的领域,论述时即便想要有自己的观点,至少80是别人的观点。答题时要列一个提纲,注意举例子,字数在600至800之间。不要过于求新,而是要有理有据。观点之间要循序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