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名词解释
1、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器官/组织中的一种原始造血细胞,早期的造血细胞是多能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两种潜能,赋予机体在整个生命过程始终保持造血能力。多能造血干细胞最初分化为共同淋巴样祖细胞和共同髓样祖细胞等。
2、淋巴细胞归巢:是淋巴细胞的定向游动,包括成熟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以及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其分子基础是称之为淋巴细胞归巢受体的黏附分子与内皮细胞上相应的血管地址素黏附分子的相互作用。
3、免疫:是指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后所发生的一种在本质上属于生理性的反应。其作用是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则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反应。
4、抗原:是指能与TCRBCR结合,促使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抗体,并能与之结合,产生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5、抗原表位: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基,是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
6、异嗜性抗原:是指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7、佐剂:是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当其与抗原同时注射或预先注入机体时,可增强机体对
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8、超抗原:某些抗原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即可激活机体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
免疫应答,这类抗原称为超抗原。9、构象表位:是指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在空间上形成特定的构象,称为构象表
位,也称为非线性表位。10、顺序表位:是指由连续性线性排列的短肽构成的表位,又称为线性表位。11、共同抗原表位:是指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所存在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12、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和某
些外分泌液中,也可作为抗原识别受体存在于B细胞表面。13、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均一(属
同一类、亚类、型别)的特异性抗体。14、超变区:免疫球蛋白的可变区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15、Fab段:木瓜蛋白酶使Ig在铰链区重链间二硫键近N端处切断,形成两个相同的
单价抗原结合片段简称Fab段。16、抗体的调理作用:抗体如IgG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IgGFc受体结合,促进吞
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17、抗体: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激活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