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20132016年普通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不论是考试性质还是考试内容,均保持一致,在试卷结构及命题的内容范围上趋稳定态势。然而,2017年的考试大纲较之前有非常大的改动。一、考纲变动1、2017年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摸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2、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二、题型调整此前,相对稳定的题型顺序和分值为:现代文阅读(9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20分)、诗歌(11分)、默写(6分)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语言文字运用(9分11分)作文(60分)而调整之后的题型顺序和分值为: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古诗文阅读:文言文(20分)、诗歌(11分)、默写(5分)语言文字运用(9分11分)作文(60分)PS:现代文阅读扎堆出现在试卷前半部分,会影响做题速度,导致前松后紧,也有可能降低后面做题的质量。三、现代文阅读难度可能会降低阅读量增加,但是习题难度可能会降低。20132016年,实际上只有两道现代文阅读,2017年变为三道,学生25小时内原本的全篇阅读量为7000~8000字,增加一道文本阅读题后,这个数字将突破10000,然而语文考试的答题时间不可能再增加。1、论述类:由原来的“一般论述类”调整为“中外论述类文本”,例如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2、文学类:增加了难度为B的理解,意味着可能出现难度较低的题目(关键词、关键句的理解),可参考20072009年的文学文本题型。在体裁选择方面,应该依然以小说(20102016)和散文(20072009)为主,受体裁限制,诗歌、戏剧的可能性不大。3、实用类:将原本的“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调整为“新闻、传记”,在调整之前,20102016年均考的人物传记,而且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题型,2017年新考纲预示有可能出现新闻,题型参照传记。同样,在难度层次中也增加了B理解。四、古诗文阅读相对稳定1、文言文阅读的选择题一直在变化,2015、2016年取消了第4题实词辨析,确实有道理,因为第7题会考察实词、虚词、文言句式,估计复活的可能性不大;近两年也都增加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考纲中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并不会影响文言文的题型,所以文言文选择的应该会稳定在断句、古代文化常识、文章大意理解这三个题型。
f五、考核能力目标表述学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