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和责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为孩子将来走上社会打好基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孩子的责任心及人品素质培养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然而,现在的许多家长却无法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诚实、礼貌、责任感、良好的生活习惯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却总是主观地把自己和孩子分割开来,自己做是一套,要求孩子是另一套。另外,现代绝大部分家庭都有着比以往更好的生活条件,能使孩子脱离为家庭生活操劳分忧的境地,将精力放在自身成长的需求上。而父母也固守这样的观念:必须为孩子争取并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为他们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最好的生活待遇,使他们能出类拔萃,不负父母一番苦心。实际上往往事与愿违,越是怀着这种心态教育孩子,孩子越是辜负他们的期望,这种现象似乎令人费解,但如果考虑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就会不难理解。(三)媒体舆论的导向偏失对于孩子来说,现在的知识教育已经比较完善了,可心理教育、道德教育、精神教育仍任重而道远。某些媒体舆论的导向有所偏失,导致家庭教育缺乏理性,而这一现象在独生子女众多的当代社会更加严重和突出。广州的一名教师曾反映,某香港明星来广州开演唱会期间,竟有4名家长替孩子请假去看演出。而在其家长替孩子请假时,学校和老师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对家长和孩子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引导,而是顺从了家长的请假要求。毫无疑问,这种纵
f容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家庭教育和学校导向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孩子难以树立正常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他们无法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最终游走于社会的边缘。另外,在这个娱乐化时代,过度的商业化使某些媒体丧失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在杨丽娟事件中,某些媒体不顾别人的感受竭力发掘每一个细节,试图找出所谓的“独家新闻”,却很少有人考虑对杨家进行切实的帮助与正确的引导。三、家庭中儿童责任心培养的策略(一)给予孩子一定的职责想要让孩子有责任心,就要让孩子去承担他应承担的责任。每一位父母都是爱子女的,但是在慈爱的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原则性相配合,才能使教育的方法落实于生活中。在家庭中给孩子分派适当的、力所能及的任务,如打扫卫生、长期取报、取牛奶、负责给花草浇水等,并及时对孩子所做的一切给予鼓励。一旦确定某个责任是孩子的“自留地”,父母就一定不要进去除草浇水。要对孩子的疏忽持“熟视无睹”状。我的爱人喜欢种花,儿子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