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正确。2.带尺松紧适宜,不可用力过大。测量指标:16.头围17.腰围:眉间点、头后点水平绕行一周的围长。:肋骨与髂嵴之间腰部最细处水平绕行一周的围长。
18.前臂围:前臂最粗的绕行一周的围长。19.上臂围:上臂紧张围:屈肘握拳,肱二头肌最隆起部位绕行一周的围长。上臂放松围: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最隆起部位绕行一周的围长。上臂紧张放松围差:上臂紧张围-上臂放松围。20.大腿围:臀纹线最低点水平周长。21.小腿围:腓肠肌最粗处水平周长。22.踝围:小腿踝关节上方最细部位水平周长。
f23.胸围:背部肩胛骨下角下缘至胸前水平周长。(已发育女性置乳头上方第四胸肋骨关节处,其他人置乳头上缘)平静胸围:平静状态时胸围。吸气时胸围:正常姿势时深吸气吸至不能再吸时的胸围。呼气时胸围:正常姿势时呼气呼至不能再呼时的胸围。四)体部宽度指标的测量测量仪器:弯脚规或直脚规,误差不得大于01cm。测量方法:测试者立于受试者前方进行测量,肩宽测量时立于受试者后侧。按照测量要求,摸准测量参照点,将仪器两脚圆端轻靠在测量点,测量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身体姿势:受试者一般自然站立,两肩放松,两臂自然下垂,平静呼吸。测量误差:不能超过02cm。注意事项:1)受试者一定要放松,不得低头含胸。2)测径规两触脚一定要位于同一水平面。测量指标:24.手宽:第五掌骨小头和第二掌骨小头之间的距离。25.足宽:第五趾骨小头至第一趾骨之间的距离。26.肩宽:肩峰点之间距离。27.骨盆宽:髂嵴点(骨盆最宽处)之间的距离。(五)皮褶厚度测量测量仪器:皮褶厚度计测量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暴露测试部位.测试者选准测量点用左手拇指和食指,
f中指将皮褶捏起,右手持皮褶厚度计卡钳张开,卡在捏起部位下方约一厘米处待指针停稳,立即读数并作记录.测量三次取中间值或取其中两次相同的值.测量部位28.臂部:肩峰与上臂后面鹰嘴连线中点,皮褶走向与肱骨平行。29.肩胛部:肩胛骨下角点下约一厘米处,皮褶走向与脊柱成450,方向斜下。30.腹部:脐水平线与锁骨中线相交处,皮褶走向水平。31.髂部:髂嵴上缘与腋中线相交处上方约一厘米处,皮褶走向稍向前下方。(详见运动生理实验部分)四、身体指数(一)体部基本指数1.坐高指数:坐高身高×100欧美白种人评价标准:52短躯干型;5253中躯干型;53长躯干型2.马氏躯干腿长指数:[身高坐高坐高]×100反映下肢的长短,指数越大下肢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