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悄然改变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网民既是网络文化的享受者、又是创造者。尤其是微博,进入中国只有一年,市场注册用户已接近7500万,创下中国互联网应用发展之最。今年的数字出版,也迎来发展的关键期,随着汉王科技的上市,电子书阅读器销量呈爆发式增长。我们不得不承认,数字化进程比我们预料的要快得多。
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向来奉行润物细无声,而非坚船利炮的轰鸣。今天的文化“走出去”,同样是靠优秀文化的彰显和示范。2010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瑞士“文化风景线艺术节中国主宾国”活动,是今年“走出去”的两大亮点。刚刚闭幕的第五届孔子学院大会,吸引了96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位大学校长和代表。可以说,孔子学院在发挥语言教学、人文交流、合作共赢的作用上,显示出强烈的文化自觉。
往往一个“个案”,不经意间便成为时代的“范例”,甚或成为历史的“节点”。今年也有不少这样的个案和节点。北宋黄庭坚的书法长卷《砥柱铭》拍出4368亿的天价,成为“拍卖亿元时代到来”的标志,虽不乏商业炒作之嫌,但
f毕竟让人看到了文化价值的回归。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驿站,上海世博会为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平台,在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上亮出硬功夫。
上善若水,泽被万物。当文化自觉也像水一般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定会变成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从而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境地。今天的中国文化,正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并逐步与世界文化交融,而这种交融也更加“以我为主”既有“变”的追求也有“不变”的坚守。在文化自觉中前行的2010年,展现了这种“追求”,秉持了这种“坚守”。
变与不变看传统
一个民族的传统,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这个说法,并不是主张传统的神圣性,而是说我们不能无视传统的存在。毫无疑问,任何民族的传统中都有优秀的成分,也有腐朽的成分。优秀的民族传统是支撑这个民族继续前进的基石,而腐朽的传统则是这个民族前进的包袱。
由于旧中国的落后,我们曾经以为我们的建设和其他事业都是在一片空地上进行的。一张白纸,可以写最新最美的文字,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不过,我们不能忽略作为一个民族所背负的厚重的传统,我们的建设只能在传统的地基上进行,我们绕不过那些传统中的糟粕成分,也无法用一道法令把它废除。这不像在电脑上删除了一个文件,它就永远无法恢复;也不像老师上课擦黑板,后来所写的文字可以与被擦去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