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0,2010,在文化自觉中前行
岁月不居,春秋代序。上海世博会的精彩场景仿佛还在眼前、教育规划纲要的热烈讨论好像还在耳畔,转瞬间又该年终盘点了。
与大喜大悲的2008年、峰回路转的2009年相比,2010年似乎略显平淡,但这平淡之中却生长着一种内在的力量。如果说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中,文化事业一片繁忙,文化产业逆市上扬,还有些仓促应战的意味,那么进入2010年,姹紫嫣红的文化领域,云卷云舒的教育战线,呈现出的却是一种自信和从容。这种自信和从容赖以支撑的精神力量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源于中华民族心灵深处再次被唤起的“文化自觉”。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这应该是文化自觉的本质含义。,从“睁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从戊戌维新到五四运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文化自觉就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渗透着、呈现着。如果说过去的文化自觉是缘于救亡图存的急迫,那么今天的文化自觉,更着眼于全球化趋势,也更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质。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的地位日益突出,实现了新的跨越。这种对文化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都显示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新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贯穿在深刻的文化思考中。它最刚性的彰显,就是国家一系列文化战略的确立和方针政策的制定。2010年,国家又有一系列文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出台,有促进电影产业繁荣的,有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其中最“给力”的,要算《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这是首个金融全面支持文化产业的指导性文件,填补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政策,使得《唐山大地震》等许多艺术水准较高的影视精品走红市场,
f据悉我国电影票房年底有望达到100亿元左右。经济通过发展方式转变以谋求更大发展而文化在助力这个转变时也发展壮大了自己的产业。
文化自觉又体现在艰苦的文化实践上。2010年,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推开、攻坚克难阶段。转企改制、制播分离、三网融合、文化“走出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这每一个词都包含着丰富细致的文化创新,虽不像“羊羔体”、“曹操墓”、“学历门”那样在网上流传广泛,但它们所担当的历史重任、所体现的文化自觉,是一些网络热词不可比肩的。
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回眸2010年,中国文化迈出的每一步,都诠释着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深刻内涵。互联网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