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客观评估带来了困难。从以上原则分析,学位是一个客观的评估因素,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考评标准也和明确,但是,学位的作用和影响不
f具有长期行,不是一个可变因素,不能再不同阶段、不同部门发挥出其绩效评估要素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指定员工绩效考核标准时可以参考学位的影响,可分不同的登记设定绩效的目标,也可以分学位专业类别制定不同的绩效评价内容。但作为绩效评估的一个参考因素,与其关联的绩效评估内容应当与之相匹配,并且对每位员工的标准要统一,做到公平、客观。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满分为30分)
中国移动通讯行业的价格竞争行为
1994年中国联合通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成立标志
着有点不独家垄断中国电讯市场局面开始改变。之后,随着中国
移动通讯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从中国电讯中分离并且中国
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我国香港成功上市,经历了改革与重组、
拆分与合并的国内移动通讯市场目前已形成中国移动与中国联
通双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市场集中度较高,具有明显的寡占市
场特征,构成了非常典型的以垄断因素为主同时又具有竞争因素
的市场结构(见下表)。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20022005年发展状况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营业收入(亿元)净利润(亿元)用户总数(亿)
1286327098
405845660579
158603561416
670422080
19234202042
7933439112
24304153549246
87054931267
f市场占有率()
62
38
64
36
644
35666
34
用户增长率()
334663
275
35423
225204
116
资料来源: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公司,代表中国移动,代表
中国联通。
在中国联通的进入阶段,政府政策的扶持、不对称管制及市
场博弈选择的结果,降低了电讯市场的资费水平,中国联通通过
低价策略迅速扩张市场份额;在成熟阶段,中国移动在容忍和默
许的同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包括价格策略及各种非价格竞争手
段,如广告、品牌、服务等,并且这些策略都依赖于企业在市场
中的先动优势。
中国移动通讯业的竞争首先从价格入手的。面对强硬的原有
企业。相对弱小的后进者通过采取低价策略力求在短期内赢得较
多的市场份额,以提高自己在未来竞争中的地位,实现规模效益。
在现实的市场竞争中,降价浪潮大多是中国联通发起的,中国移
动随后跟进。电讯业的固定投资大、边际成本基本为零的特点也
使发展新客户成为双方首选。
在中国联通进入阶段,中国电讯为了遏制其进入,在中国联
通进入的领域采取大幅度降价的措施,这样,中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