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农民增收仍面临许
f多挑战。1、增加产量对增加收入将不会带来明显作用。在短缺
经济时代,增产就能增收,因为在农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形下,产量的增加不会对价格形成负面影响,但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的情形下,供给增加会导致价格降低,增产就不能增收,由于农产品尤其是谷物类产品的需求弹性不足,供给增加会使价格降低的幅度超过供给,增产反而减收。可以预计,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随着农产品以及整个经济供求关系的持续改善,产量增加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带动作用会继续减少。
2、提高价格对增加收入的作用会越来越小。不可否认,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对农民收入的增加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在80年代初期和90年代中期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由于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经接近或超过了国际市场,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下,继续大幅度提高政府的粮食收购价格已不可能。事实上,面对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我国继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空间已经非常小,因而靠提价来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小,提价将不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3、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慢将抑制农民收入的增加。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最近几年乡镇企业进入了调整期,其超常规增长的
f情况不会再现,进入90年代后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明显回落,增长速度的降低会使乡镇企业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降低,从而使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增长速度受到明显限制。所以,进入新阶段后,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收入的难度会大大增加。
4、进城务工对增加收入的推动亦将趋缓。80年代后期以来,农民跨区流动,大量进入城市择业,常年在城镇打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近几年来,随着城镇下岗职工增加,城镇失业出现并日趋严重。毫无疑问,城镇失业人数的增加以及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将会减少农民在城镇就业的机会,对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形成了直接抑制,农民收入的提高将会受到直接影响。
5、国际化会给增加收入施加负面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然推动我国经济的国际化。从长期看,国际化将会给农民带来实惠,但短期内则有负面影响。按照中美已达成的协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产品关税将从现在的45,到2004年平均降到17,重点农产品降至145,美方因此会增加300万吨的小麦对华出口。初步估算,仅此一项就使我国农民损失50多亿元人民币。除小麦外,玉米、柑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