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如今的初中生,从小参与的体育劳动较少,身体素质普遍较差。且无忧的生活使他们养成了骄纵的性格,在高强度的体育训练中很难坚持,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如不能及时处理,强制要求学生训练,在情绪的抵触下很可能导致他们机体受伤。教师要抓住训练的契机,通过鞭策和激励,培养学生耐力以及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例如在开展仰卧起坐训练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当仰卧起坐训练次数达到40次左右时,身体的肌肉会有酸痛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坚持下去,勇于突破自我,否则体育训练的成绩只能够在原地徘徊,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与顽强意志。再比如进行中长跑训练时,教师要向学生详细介绍运动“极点”现象的表现与原理,鼓励他们在面临“极点”问题时,以顽强的毅力要求自己克服“极点”现象,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优良品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四、结合课堂常规练习,监督学生行为规范
常规是对师生提出基本要求,贯穿在课前热身、课中实践、课后应用之中。教师应这些常规内容和讲文明礼貌、讲思想品德、组织纪律、安全教育结合在一起,并使之制度化。例如通过任务、要求的下达,以及讲解动作,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通过整队、队形变换与调动,培养迅速整齐、集体协作和遵守纪律的作风;在分组练习时,对学生进行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在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时,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互相关心教育。也可以在常规和练习中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德育教育。学生课堂上表现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及时鼓励学生奋发向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此外,教师要善于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对违纪现象进行监督和制约,及时进行引导,把不良风气消除在萌芽状态下。
五、借助体育文化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荣誉感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季节天气情况,合理地选择教法。在室内课中,可介绍我国悠久的体育发展史,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体育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辉煌的体育发展史。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二是从旧中国国力衰败,蒙受“东亚病夫”之辱,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富民强,积极倡导和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各个竞技运动项目都在向世界顶峰冲击,使得我国在国际各项体育大赛中日益显示出东方巨人的崛起。
六、结语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