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都必须围绕着业务。于是,网络管理、用户管理、业务管理、MPLS、VPN、可控组播、IPQoS和流量工程等各种新技术纷纷出现。IP标准也逐步修改成熟。新技术的出现和标准化的进展对高速路由器的业务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基于这些问题,第四代路由器ASIC技术的不灵活性、业务提供周期长等缺陷也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第五代路由器在硬件体系结构上继承了第四代路由器的成果,在关键的IP业务流程处理上则采用了可编程的、专为IP网络设计的网络处理器技术。网络处理器NP通常由若干微处理器和一些硬件协处理器组成,多个微处理器并行工作,通过软件来控制处理流程。对于一些复杂的标准操作如内存操作、路由表查找算法、QoS拥塞控制算法、流量调度算法等可采用硬件协处理器来提高处理性能,实现业务灵活性与高性能的有机结合。
2002年12月,华为公司正式发布了第五代路由器NetE
gi
e简称NE804020系列产品,标志着第五代路由器进入成熟的商用阶段。
虽然路由器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五代,但每一代路由器都是为了满足相应网络发展的需求而提出的,在实际应用中每一代路由器还都有其应用空间,而且这种情况将长期存在。
第一代路由器低端路由器目前广泛服务于远程分支、网点、甚至家庭;第二代路由器中端路由器仍是企业网的主流联网设备;第三代路由器高端路由器主要应用于电信网络
f边缘和行业网络骨干;第四代路由器核心路由器主要应用于IP网络骨干汇聚和城域网环境;第五代路由器新一代核心路由器正在逐渐取代第四代路由器在骨干网络和城域网络中的地位。
第五代路由器的最大价值在于其全新的设计理念:“业务与性能并重,业务平滑演进”。抛开具体的技术细节不谈,这种设计思想完全可以被第一、二、三代路由器所借鉴,从而发展出面向不同应用环境的新一代路由器。
设计理念的革命
基于对性能和业务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路由器设计师走过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性能为设计目标,面向带宽和连接的业务模型。这一阶段的IP网络是一个面向传输的网络,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互联互通,而不是提供一种高品质的服务,网络没有完善的QoS和安全保证,只能在网络上提供一些对服务质量和安全不敏感的数据业务,如文件传送、电子邮件等。
第二阶段:以业务和性能并重、业务平滑演进为设计目标,面向全业务、开放的业务模型。
随着IP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它在电信、行业和企业网络中已有一统天下的趋势,并开始要求在IP网络上能承载各种业务,如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