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由器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性能和业务这两个因素发挥着关键作用。一方面,带宽和网络规模的增长推动着路由器在性能、容量方面断提升;另一方面,业务的发展驱动着路由器更加智能化和具备更强的业务提供能力。在这两项关键因素中,性能因素在路由器发展的前期起到主导作用,随着IP网络和业务的迅猛发展,业务因素或者说是业务性能在网络中的价值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谓高性能不仅指转发的高性能,还包括业务的高性能和高品质服务,路由器不但要在处理各种业务时游刃有余,同时转发性能也不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路由器提供的业务能力不是解决“有”或“无”的问题,而是高品质的业务保证。
基于“业务与性能并重,业务平滑演进”的设计理念,业务高性能、集成化、智能化、高可靠、高安全、易使用正成为路由器的发展趋势。
五代历程:路由器技术体系演进
路由器是TCPIP网络中最主要的联网设备。TCPIP是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ARPANET技术发展起来的,美国军方希望用它来连接不同的局域网和广域网,以便在遭受战争打击后可以保持网络连通。TCPIP体系结构和技术的开放性使其逐步被众多的高校、科研机构所采纳,并逐步成为一个事实上的标准。
路由器技术体系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代:
第一代路由器:集中转发,总线交换
最初的IP网络并不大,网关所需连接的设备及其需要处理的负载也很小。这一时期的网关路由器基本上可以用一台计算机插上多块网络接口卡的方式来实现。接口卡与CPU之间通过内部总线相连,CPU负责所有的事务处理,包括路由收集、转发处理、设备管理等。网络接口在收到报文后,通过内部总线传递给CPU,由CPU完成所有处理后再从另一个网络接口传递出去。
这个阶段的路由器主要用于企业或科研机构连接到I
ter
et。
第二代路由器:集中分布转发,接口模块化,总线交换
f由于每个报文都要经过总线送交CPU处理,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多,网络流量不断增大,接口数量、总线带宽和CPU的瓶颈效应越来越突出。于是很自然地想到:如何提高网络接口数量,如何降低CPU、总线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第二代路由器就在网络接口卡上进行一些智能化处理,由于网络用户通常只访问少数几个地方,因此可将少数常用的路由信息采用Cache技术保留在业务接口卡上,使大多数报文直接通过业务板Cache的路由表进行转发,减少对总线和CPU的请求,仅仅对Cache中找不到的报文送交CPU处理。
第二代路由器的转发性能有了较大提升,并可根据具体的网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