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对危险作业的管理,保证作业人员和其他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本厂危险作业的管理。
3、术语
本制度所称的危险作业,是指对作业人员本身和周围人员及设备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作业,主要是临时性作业、非生产性作业以及劳动条件恶劣的作业。本厂危险作业包括以下作业:1高度超过2米的高处作业;2禁火区域内动火作业;3架接临时线路(使用周期为15天以内);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职责
41危险作业人员职责:1)严格执行、落实与作业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2)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做好作业现场管理。3)正确使用和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4)作业后做好现场检查确保不带隐患作业及不在场留隐患。42监护人职责:1)监督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落实。1)发现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3)监护人必须坚守岗位严禁擅自离岗、睡岗及做与监护无关的工作。4)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和清理。43项目负责人的职责:
f1)负责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请,制定作业安全防护措施。2)督促作业人员落实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3)督促监护人落实监护责任。4)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5)落实作业现场的安全监察职责。44审批人员及安全员职责:1)对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进行审查。2)检查并督促各项措施落实。3)督促相关人员履行其工作职责。4)作业完工负责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验收。
5、综合管理
1)作业人员在完成作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后,应将现场安全施工方案及危险作业许可证上交、报主管安全副经理进行审批。2)危险作业许可证一式二份,由作业单位、作业所在区域的部门各持一份。作业完成后,相关责任人将危险作业许可证签字关闭并存档。3)危险作业前,安全员应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待安全检查合格后,作业单位方可进行危险作业。主要检查内容如下:a检查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检查其是否接受相应的教育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操作上岗证,其中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特种作业操作证;b检查危险作业的设备设施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c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按照有关规定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d检查作业现场的安全条件,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e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4)危险作业前,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应对危险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告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相应的防范和救护措施。作业现场人员应熟知现场情况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