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现状与趋势
作者:张大昌来源:时间:2009313133802阅读290次【大中小】
2003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出版,为我国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设计定下了框架和方向。这个课程标准的催生,是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紧密相连的。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与国际先进国家的互动越来越密切,因此,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兴起与发展也正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宏观背景之一。由此,要设计我国的高中物理新版教材,首先我们就必须要理清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梳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面临问题、前进方向和追求的目标,这样才能更清晰的把握我国高中物理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承担的使命,弄清新版高中物理教材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理应体现出的特色。这,正是本文导论部分阐述目的之所在。一、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
(一)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注重课程设置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美国和英国是两个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1994年克林顿总统签署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即规定:美国在建立全国教育标准的同时,也考虑各州的地方差异,鼓励和资助各州编制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框架和各种课本。英国一度由地方自行设置课程,国家不作统一的规定。1988年公布了《教育改革法案》,规定所有公立学校均应开设国家规定的统一科目,1完成了把国家统一课程和地方自主课程的有机结合。前苏联一贯强调全国统一的课程设置,但1989年颁布了《国家中等学校基础教学计划》,将教学计划的内容分为:加盟共和国部分、共和国部分和学校部分,顾及了统一性和灵活性的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日本战后的课程改革都以培养完美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20世纪80年代初瑞士在总结本国历史经验和吸收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中等教育的发展计划,把对学生知识的教育、能力的培养、品格和人格的陶冶作为教育最重要的任务。韩国则提出智、德、体、技能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2。各国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很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美国一直提倡自由发展学生个性;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进行了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尊重个性的原则”,要求实现教育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素质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美国掀起了“回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