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从赤道向南度数在增大;北纬度的排列规律是由赤道向北度数在增大。进而提炼出南纬度和北纬度的判定方法: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度;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度。3、承转:同学们我们学了纬线、纬度,学习了经线、经度,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现在我们考虑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经纬网?你能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吗?(有同学会回答“为了确定地
f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有同学会据电影院找座位的例子、班内找同学的例子,教师肯定、表扬鼓励)(六)“经纬网定位”部分教学1、学生阅读P8图文信息,体会点的表示方法,及经纬网的目的和用途。屏幕出示汶川大地震震中经纬度。2、做例题,确定点的描述方法和表示方法,应用经度、纬度的判定方法。
例五:例六:62°E
61°E
63°E
170°180°170°30°N25°N
AB
CD
30°
40°50°
20°N
(1)强调描述方法:A点是
f东经61°和北纬30°的交叉点,表示为30°N、61°E(2)其他各点的经纬度位置:BCD30°N、61°E30°S、170°E50°S、170°W
承转:在生活中还经常用到半球来定大致位置,比方说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第三课时(七)“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半球的范围”教学1、让学生读课本P7图12和113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
f道和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学生可能的问题①认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一条经线②认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和180度经线③不太明白为什么非得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让学生观察图112和图113,得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范围(注意规范学生表述的准确性)(1)南、北半球范围:(略)(2)东、西半球范围:(学生不能够很快表述出或者是有表述错误,教师通过屏幕出示以20°W为对称轴,沿160°E展开的东西两半球立面图,让学生体会得出)东半球范围:20°
fW以东,160°E以西;西半球范围:20°W以西,160°E以东。(八)“半球的判断”的教学1、指导学生做例七、例八,让其体会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判断依据。
例七:0°
例八:例六:
20°E
30°E
59°N
170°180°170°
EF
57°N55°N
CD
30°
40°50°
2、教师总结,学生体会内化:(1)南纬度的在南半球,北纬度的在北半球;赤道以北的在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在南半球。(2)东西半球的判断:画出辅助线
f20°W或者是160°E,然后看此点是在东半球范围(20°W以东,160°E以西)还是西半球范围(20°W以西,160°E以东),在东半球的范围里就属于东半球,在西半球的范围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