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2)肾小管性蛋白尿: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如汞、镉、铋)中毒、药物(如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及肾移植术后。(3)混合性蛋白尿: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4)溢出性蛋白尿:见于溶血性贫血和挤压综合征等。另较常见的是凝溶蛋白,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病、轻链病等。(5)假性蛋白尿:肾以下泌尿道疾病如: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出血,尿蛋白定性试验可阳性。2尿糖【参考值】尿糖定性试验阴性,定量为056~50mmol24h尿。【临床意义】(1)血糖增高性糖尿①糖尿病最为常见。②其他使血糖升高的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肢端肥大症等均可出现糖尿,又称为继发性高血糖性糖尿。③其他:肝硬化、胰腺炎、胰腺癌等。(2)血糖正常性糖尿又称肾性糖尿,常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和家族性糖尿等。(3)暂时性糖尿①生理性糖尿②应激性糖尿:见于颅脑外伤、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4)假性糖尿尿中很多物质具有还原性,如维生素C、尿酸、葡萄糖醛酸或一些随尿液排出的药物如异烟肼、链霉素、水杨酸、阿司匹林等,可使班氏定性试验出现假阳性反应。3酮体酮体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总称。【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1)糖尿病性酮尿:常伴有酮症酸中毒,酮尿是糖尿病性昏迷的前期指标。对接受苯乙双胍(降糖灵)等双胍类药物治疗者,虽然出现酮尿,但血糖、尿糖正常。(2)非糖尿病性酮尿:高热、严重呕吐、腹泻、长期饥饿、禁食、过分节食、妊娠剧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因糖代谢障碍而出现酮尿。4尿胆红素与尿胆原【参考值】正常人尿胆红素定性阴性,定量≤2mgL;尿胆原定性为阴性或弱阳性,定量≤10mgL。【临床意义】(1)尿胆红素增高见于:①急性黄疸性肝炎、阻塞性黄疸。②门脉周围炎、纤维化及药物所致的胆汁淤积。③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尿胆红素阴性见于溶血性黄疸。(2)尿胆原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尿胆原减少见于阻塞性黄疸。(七)显微镜检查1红细胞【参考值】玻片法平均0~3个HP,定量检查O~5个μl。【临床意义】尿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HP,称为镜下血尿。多形性红细胞>80时,称肾小球源性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多形性红细胞<50时,称非肾小球源性血尿,见于肾结石、泌尿系统肿瘤、肾盂肾炎、多囊肾、急性膀胱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