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说课教案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讲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八年级物理第12章第1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日常生活中杠杆现象学生都非常熟悉,因此教材并将重点放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上。所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经历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方法尤为重要。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下:2: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幻灯片,了解杠杆的作用。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力臂的画法和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力臂的画法,用实验让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4:教具准备演示用:启瓶器、没开启的汽水瓶、羊角锤、剪刀、教学课件学生用: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共6组)第二部分:学情分析1、知识准备学生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已经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本节做好了铺垫。2、学生现状学生对杠杆的认识可能肤浅、片面,甚至错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们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从中归纳出杠杆特征及平衡条件。探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学生主动探究,阐述观点、明辨是非,做自己学习的主人。第三部分:教法学法1、教法㈠、教具选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㈡、结合几种杠杆受力平衡时的示意图采用观察法讲述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的内涵,易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牢固的印象;教师演示怎么画力臂后再引导学生画,采用讲练法能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㈢、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学生对科学实验怀有浓厚的兴趣,选用“实验归纳法”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科学探究实验找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2、学法本节课通过科学探究,学生利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去寻求知识,从而发展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部分:教学过程综上所述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四个内容:1、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