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对人类活动的制约方面,由于随着海拔的上升,自然环境恶化的可能性增大,人类活动必然减少。3000m
不宜人类居住;10003000m人类可以居住,但环境条件较差;绝大多数人均居住在海拔500m的地区。
B)、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侵蚀、农田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灌溉和机耕等,如坡度大需修梯田,超
过17°不宜机耕。
对建设用地的影响:地面平坦,排水良好,工程土方量少,则可省投资,反之,则投资增大。
C)、地貌类型
定义:具有相同形态特征的和成因的地貌单元
按形态可分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五大类。不同地貌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影响土地资源的类型、特性及其开
发利用。
②、丘陵: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类型,相对高度在200米(全国100)以下。
丘陵类型
丘陵区沟谷类型
类型
相对高度

大于200米
高丘
100200米
宽谷
100200米
中丘
50100米
中谷
50100米
f低丘缓丘
2050米浅丘20米
窄谷狭谷
2050米小于20米
③、平原
指平坦稍有起伏的广阔地面,高差在20米(全国10)以内。
平原类型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
低平原高平原高原丘原山原洼地④山地与丘陵
200m200600m
600m200m20m0m
20m20m200m
坡度因素、山区土地资源的垂直分布、水的问题、坡向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
⑤平原与农业生产
山前平原(农业生产优越)、冲积平原(主要农业区和耕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湖积平原(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水产
品生产基地)、滨海平原(南方:良好的农垦区,北方:农业开发利用受限)。
D)、我国五种地貌类型比较
类型
构造
外力作用特征
地面特征
平原
沉降
沉积
平坦,偶有浅丘,孤山
盆地
上升下降
内:沉积为主外:沉积或侵蚀
内:地势平坦外:分割为丘陵
f高原
沉积面抬升古侵蚀面上升
剥蚀为主
古侵蚀面或沉积面部分保持平坦,其余部分崎岖
丘陵
轻度上升
流水侵蚀为主
宽谷低岭,或聚或散
山地
低山中山高山
成山较早成山较晚,上升量大
流水侵蚀和化学风化为主冻裂作用强烈,最高山上有
冰川作用
有山脉形态,但分割较碎尖峰峭壁,山形高峻
2、地质
(1)岩性及矿物组成
岩性及矿物组成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是通过土壤和地下水而产生的,它是土壤形成的母质来源,对土壤的性状有一定的控
制作用,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储存条件与水质,对土地类型演化都有一定的作用。(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花岗岩、石灰
岩、紫色岩、黄土)
(2)不同母质的土地资源特点
残积物、坡积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