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自然、社会、经济
21土地资源自然要素分析
211气候要素特征分析气候要素:主要是指地球表面至1000012000m高空以下的对流层的下部,即与地球表面产生直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
的各种统计状态(如积温、降水量等)和物理过程(升温、蒸发、焚风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1、太阳辐射
太阳发射的电磁短波辐射,它是地球表面土地系统中一切过程(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的能量基础。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多在3551003kJcm2以上,由于受纬度、海拔、云雾等影响,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略大于纬度区,高原区高于平原区。我国西北高原区586670kJcm2,东部平原区502544kJcm2,西藏高原670837kJcm2,四川盆地小于418kJcm2。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昼夜和四季变化,导致太阳总辐射量的年变化和日变化。
光照和热量是土地资源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两大气候要素。光照对土地而言,主要是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1)光照强度是正常人眼对0407um可见光的平均感受程度(用hr表示)。由于作植物体的干物质总量中有9095来自于光合作用。太阳的光照与作物关系密切,大多数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反映光照强度使用日照时数表示,我国平均全年12003400h。日照时数的分布与太阳总辐射分布相似,由东→西,由南→北,低→高(2)光照长度(日长)它是指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没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日长随季节、纬度不同变化着,这与作物引种关系密切。长日照作物:小麦、油菜短日照作物:玉米、棉花(3)光照质量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部分的比例。光照质量好→作物质量高,颜色鲜,果实大。对工农业均有影响。(4)光热能:主要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a)太阳每年投射到地球表面的总辐射能(按左大康经验公式计算):
RQqab
N
式中:R太阳总辐射能kcalcm2yearQ直接辐射能kcalcm2year;q间接辐射能kcalcm2yeara0248b0752ab1
太阳实际照射的时数N太阳辐射总时数。
f(5)光合有效辐射能Qq:即能够直接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波段的能量,主要在038071
m之间,大致相当于蓝
绿黄红波段。光合有效辐射能占总辐射能的5。由光热能指标大约可以推算出植物生产量(公斤亩)。
YT潜能积累量(产量)(公斤公顷)
T温度系数(当t≤0℃时,T0;当0℃≤t30℃时,Tt30;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