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互联网党建的工作实践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一项新技术出现后,会盲目跟风。追求时髦的结果是,很多“僵尸公众号”、“僵尸APP”的出现,热点一过就处于“零更新”、“零发布”的状况,削弱了党建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根本上,这是党务工作者对互联网缺乏基本的认知,盲目跟从,并未能深入思考“智慧党建”的内涵,在互联网发展变迁中没有做出前瞻性的规划。
2“智慧党建”的合力不足,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调研过程中,本文发现国内的高校在积极推进“互联网党建”的工作中,一般以组织部牵头建立部门网站、网上党校、开发APP等,同时以资源整合的方式对各省的组织部、教育工委、省内高校的组织部(党校)网站进行链接。校内的各级党组织再进一步整合资源,把上级的网站进行链接。这种方式似乎实现了“大党建”的工作格局,但实际却是各自为阵,未能真正实现“合力”,部门之间的协作度还有待提升。行政壁垒导致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团结力、战斗力不足,无法共享“智慧党建”软件和硬件资源,难以将党建工作推向新高度。
3队伍结构和素质不够合理,人财物资配备不足。
从国内几所高校的实践看,党建工作队伍包括组织工作人员、专职组织员、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等,像独立学院这类高校,由于体制机制的关系,党建工作很多是兼任,专职队伍人员不足,素质也良莠不齐。从互联网的实践来看,国内高校党建工作队伍的素质要求还未能完全具备“互联网”的思维,对其考核的侧重点依然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基本能力素质。这种倾向导致高校党务工作者缺乏在互联网阵地工作的基本素养。与此同时,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网络技术薄弱的问题,专业人才匮乏,无法适应“智慧党建”的技术要求。在保障机制上,资金投入不足且不稳定,网络出现故障时缺乏相应的资金和技术予以维护。
高校智慧党建的创新路径
1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智慧党建“四位一体”模式
本文认为在智慧党建的时代,“智慧党建”不仅是新技术,更是一种新思维,要从技术简单直接的利用转变为对技术从内在和整体的认识把握,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高校必须构建起智慧党建“四位一体”模式,即网络化学习平台、扁平化交往平台、大数据管理平台、智能型服务的模式。
网络化学习平台。根据互联网信息源广、容量大、传播快等特征,整合资源建立党建理论学习库、党务信息共享库、党员网上学习室、数字图书馆等,打造高校师生党员教育教学的线上阵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