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昆曲
作者:刘稚亚来源:《经济》2016年第10期

南才子多风流,秀丽伊人胜十景。梦里水乡,勾勒着细腻的轮廓。雾雨朦胧,桥后兀现油纸伞,窈窕姿态,是江南女子。吴侬软语,丝竹悠扬之乐,是评弹昆曲。
发展:600年的兴衰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历史悠久、剧目丰富、文辞典雅、表演精湛的它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百戏之祖”。
元末明初时,昆曲发源于江苏太仓南码头,原名“昆山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它之所以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据说是由于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湘剧、川剧、越剧和广东粤剧等,都受到过昆曲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的演奏方式也有独特的体系及风格,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言上,昆曲原先分南昆和北昆。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京白为主。昆曲的演唱本来是以苏州的吴语语音为载体的,但在传入各地之后,便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成为了具有全民族代表性的戏曲。昆曲自诞生以来,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明万历末年,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在清代,由于康熙喜爱昆曲,更使之流行。这样,昆曲便成为了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中国汉族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然而昆曲在发展后期越来越往典雅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成为文人交际的手段之一,更多的是“案头作品”。与此同时,许多新的民间戏曲形式产生了:在上海、苏州一带产生花雅之争,而乱弹逐渐占据优势,大批南下的徽戏、京戏和梆子等地方戏尤其是京戏雄踞剧坛,昆曲也就走上没落之路。
时至今日,昆曲已被列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保护和抢救。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个常见途径就是进博物馆。那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博物馆是否也可行呢?
博物馆:动静结合的保护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昆曲博物馆坐落于苏州古城,选址是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全晋会馆。其各个展室都建在会馆内的正殿、厅堂、楼阁、庑廊中。全晋会馆本身就是一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建筑群落,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它是如何把昆曲这个非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