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高一级王拴礼
一、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学习过锐角三角函数。因此本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比较厚实的基础,新课的引入会比较容易和顺畅。学生要面对的新的学习问题是,角的概念推广了,原先学生所熟悉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否也可以推广到任意角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新知识的发生是可能的,自然的。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2.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会求角α的各三角函数值;3.记住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以及象限符号。(二)过程与方法锐角三角函数就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引导学生把这个定义推广
到任意角,通过单位圆和角的终边,探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最终得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根据角终边所在位置不同,分别探讨各三角函数的定义域、象限符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三角函数就是角度(自变量)与比值(函数值)的一种联系方式;2.通过共同探究,发现新知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以及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三角函数是函数的一个特例,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具有相同的地位,但是在具体的定义方式上又有所不同,应该按照概念的体系将之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揭示彼此之间的关系,认识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概念的同化与精致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并在这个过程中突出单位圆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
本课时研究的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学生在初中阶段研究过锐角三角函数,研究范围是锐角;研究方法是几何的,没有坐标系的参与;研究目的是为解直角三角形服务。以上三点都是与本课时不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发挥其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而言要做到:明确研究范围的变化,开阔学生的视野,并揭示由此带来的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单位圆在坐标系中进行研究,要先将锐角的三角函数问题置于坐标系中,帮助学生利用坐标系借助单位圆重新认识锐角三角函数,这样做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并且用新的视角认识已有知识经验,复习了旧知识,同时为新的研究内容做好铺垫。
1
f认识一个函数,关键是认识函数的三要素。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学习过程中也可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