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于接受,而不知道付出,不知道回报。在家庭教育方面,很多父母缺乏对感恩教育缺乏正确理解,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都不重要。加之现在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和老人对孩子都比较溺爱,久而久之,小学生对父母没有较强的感恩意识,多数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父母的无私奉献是天经地义的事,就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追求享乐、崇尚名牌、盲目攀比、抱怨父母等。孩子思想品德的引导和教育都被家长忽略了。所以,孩子根本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认为自己的任何作为都是理所当然的。2、学校感恩教育的不足有些学校重视的是学生的分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重视,有些教师不能给学生正确的导向,使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出现错位等现象。导致小学生形成观念:只有考试成绩好,才是感恩父母的最佳方式。因此,学校应该反思其教育方式,加强感恩教育,让学生树
f立正确的人生观,懂得亲情和友情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3、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今社会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很多小学生从出生到小学都生活在优裕的环境里,很少遇到艰苦困难的时期。再加上家长的娇惯,小学生很容易享受自己的优裕生活,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想到自己,很少想到国家和社会,不会将自己的学习与祖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甚至在学习过程中推崇洋文化,朝着洋品牌追求,一心觉得外国的什么事东西都是最好的,遇到一点生活中的困难或者在新闻中看到一些负面新闻,很容易以偏概全,形成了一种比较消极的心态,进而影响了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四、加强感恩教育,培育感恩意识的对策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从家庭学校开始,学会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经常怀着感恩之心,才会心地坦荡,胸怀宽阔,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1、重视感恩教育启蒙,开启学生感恩之心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
f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因此,教育者要利用各种场合,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