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同管理泛家族化管理为主;当企业发展到家族控股公司和上市公司阶段,一方面,公司规模继续扩大,管理非常复杂,管理的难度超出了家族成员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股东数量庞大且分散,不可能都直接参与企业管理,因而产生了对新的管理模式的需求,最终导致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职业化管理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就单个企业成长的过程来看,企业的成长也遵循类似的规律,一般都要经历家庭企业、家族企业、泛家族企业、家族控股公司和公众上市公司。这是一个从企业的家族化发展到家族的企业化,再发展为现代企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模式从家族化管理逐渐向泛家族化管理和职业化管理转变。其原因是,当企业处于中小规模、专注于某一专门化产业领域的生产或服务、作为一个地方性企业的阶段,家族化治理的优势通常可以得到较好的发挥;但当企业跃过上述发展阶段而进入较大规模或全国乃至国际性的、多元化经营时,家族化治理就会严重地制约企业的发展,甚至会给企业带来难以逾越的危机,使它们在市场竞争的“生存检验”中消亡。如果企业在此时能够突破家族化管理的局限,适时地引入职业化管理,就有可能获得新生。企业发展和成长的规律告诉我们,企业采用何种管理模式并不是由人们的主观臆断决定的,而是由企业发展和成长的客观需要决定的,企业管理模式必须要与企业发展和成长阶段相适应。4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家族企业成长模式研究就企业存在的生命周期而言,科斯最早做过这方面的论述,他认为企业不会无限的扩大,“随着被组织的交易的空间分布,交易差异性以及相对价格变化可能性的增加,组织成本和失误带来的亏损似乎也会增加。当更多的交易由一个企业家来组织时,交易似乎将倾向于既有不同的种类也有不同的位置,这为企业扩
f大时效率下降提供了一个附加原因。”随着企业的扩大,企业的组织费用可能增加到超过市场交易费用。这样,企业成长的界限应该在其运行范围扩大到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费用等于通过市场或在其他企业组织同样交易的费用的那一点上。也就是说如果超过那一点,企业的生命周期就结束了。家族企业和一般企业一样,也存在生命周期,但是在家族企业里,由于家族对企业渗透的原因,使得它区别于一般的企业。现在大家可以看一个简单的图形,如图1。坐标轴上横坐标表示产量Q,纵坐标表示成本C,MTC1表示家族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成本,2表示市场上交易的边际成本曲MTC相对应的产量为Q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