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图形、符号、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等做比较。通过各项特征的比较,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比较对象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从而达到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的目的。
④多读图勤思考。2012年全国地理高考试题共有六幅图,几乎是无图不成题。复习时要刻意锻炼学生读图的能力,要做到“图不离手”,“图文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才能做到高考时遇图不乱。
困惑三:人文地理内容理解容易掌握难,复习要注意什么?
应对策略:把握人文地理内容的规律性;应结合案例分析,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抓住人文事物的主要观点和方法。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将庞杂的学习内容和错综复杂的知识关系结构化,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如对区位因素(工、农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等)的分析,应通对知识点的分析归纳、系统整合,再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迁移到其他案例的分析。
困惑四:一轮过后还需要进行二轮复习吗?如何进行二轮复习?
通过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后,学生已经有了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但还不能满足文综高考的要求。一轮复习是按单元、课顺序,知识点的纵横联系不足。二轮复习是在一轮复习基础上巩固、完善、综合与提高。
二轮复习要做到“专题梳理,整合迁移;纵横联系,适度综合;优化训练,提高能力”。具体策略如下:
①构建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能力。二轮复习就应当根据知识间内存的联系,突出重点,突出主干,重组知识体系。如复习某个区域时,可按如下思路展开:先确定其位置(包括经纬度或海陆位置)及地形特征,在此基础上推测气候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其他自然地理特征(植被、土壤、水文)和经济地理特征(工业、农业、人口、城市)。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②适当做题,训练解题能力。考前让学生做一定数量的高考模拟题,是巩固知识,提高解题技能的需要,也是提高“实战”能力,积累考试经验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对各种资料试题要有选择地加以利用,精选典型试题,还应注重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
困惑五:如何把握高考命题的方向?
应对策略:①吃透《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而教材仅仅是教学和复习时使用的范本,任何时候都是考试超前,教材滞后。因此高考复习时,首先要吃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