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研究现状综述
张建永摘要本文就滑坡的调查方法、稳定性评价、失稳模式、预报以及处理措施等简述滑坡研究的现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做出简要的评述,并指出滑坡研究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滑坡;稳定性;失稳模式;预报;研究现状中图分类号:P6422文献类型:A
随着人类工程活动日益频繁,规模日益增大,遇到的边坡稳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边坡失稳轻则增加投资,延长工期;重则摧毁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统计资料显示,1951~1991年的40年中,我国工程滑坡灾害至少造成1169人死亡;经济损失更是巨大,仅云南漫湾水电站滑坡造成的损失就超过10亿元,延误工期一年以上,本文拟就滑坡的调查、稳定性评价、失稳模式及其影响因素、预报及处理措施等方面浅谈研究的现状。1滑坡的调查最直接也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变形迹象调查。后缘张裂缝、陡壁等地貌特征是滑坡存在的明显证据。如果坡脚有泉出露,泉水流量和清澈程度的变化往往是滑坡即将发生的征兆。在有些情况下,已经张开的后缘裂缝又趋于逐渐闭合,恰恰是滑坡即将发生的征兆据王兰生。近年来,除了钻探、物探等常规方法以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勘探方法,如钻孔电视、地质雷达、钻孔CT等技术。遥感技术正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在大型工程的勘测阶段,利用遥感图像可以显著提高效率,改善工作条件。在京九铁路的选线和施工阶段,遥感技术的成功应用说明了这一点。再如,石家庄西郊石灰岩山区的一大型滑坡就是首先在遥感图像上发现的,后来的实地考察证实了原判断。应当指出,遥感技术毕竟不能深入到地质体的内部,它得到的只是表层的信息,因此,遥感技术无法完全取代现场的勘察工作,而只能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2滑坡的稳定性评价
滑坡的稳定性关系到工程选址、设计方案等重大决策问题。稳定性评价要求适宜
f的分析方法和合理的参数取值。为解决复杂的问题,须将其作适当的简化,即抽象出适宜的模型。模型太简化了不能反映滑坡的真实状态;太复杂了则须确定的参数又太多,受参数可靠程度的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必然大打折扣。殷宗泽指出,如果片面追求模型的复杂性,虽然使用了很复杂的本构关系,考虑的影响因素很全面,但列出的方程式过于复杂,不是在数学上难以求解,就是所要求的有些参数无法取得,从而使理论没有实用价值。现今使用的数学模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条分法,另一类是数值分析方法。虽然条分法人为假定的条间作用力并不代表斜坡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