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关于加快停车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停车难,是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通病”。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区停车难问题也日益凸显。为解决城区停车难,5月份,市政协分组进行了专题调研。第一调研组重点围绕“加快停车设施建设、解决城区停车难”这一课题,采取在线调查、实地察看、座谈走访、外出学习等方式,开展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城区停车设施现状
(一)数量缺口巨大。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汽车保有量达67万辆其中城区约为44万辆。根据国家指导意见,规划人口规模小于50万人的城市,机动车停车位供给总量宜控制在机动车保有量的1115倍之间,我市城区汽车停车位供给总量应在4866万个为宜。据调研统计,我市城区现有停车泊位总数约为15400个,其中:配建停车泊位约9600个,路外公共停车场(27个)停车泊位1740个路内停车泊位4060个,对照国家相关标准,缺口在33万个以上。
(二)结构严重失衡。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合理的停车位
f结构是:配建停车为主体,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三者之间的比例在801010左右。目前,我市城区配建停车泊位、路外公共停车泊位、路内停车泊位之比为623113264配建停车泊位比重过低,路内停车泊位比重偏高。再从城区现有停车泊位与应供车位总量下限数的占比分析,配建停车泊位、路外公共停车泊位和路内停车泊位分别占20、36和85o由此看出:配建停车泊位严重短缺;路外公共停车泊位数量严重不足;路内停车泊位占比已达合理区间,增长潜力不大。
(三)布局不够科学。城区商业中心地带、学校、医院附近公共停车场泊位不足,局部性、阶段性停车矛盾突出。尤其是客流高峰期间的商业中心、上下学时段的学校周边、夜间住宅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周边更为明显,占道停车已经成为人们停车的主要方式。鼓楼商圈客流高峰时段常出现“位难求”。真州小学、实验小学等均建在主干道旁,由于周边无公共停车设施,上下学时段接送学生车辆只得沿路停放。人民医院更是“车流集中、车满为患”,医院现有停车位300余个,职工自有汽车就有100多辆,日均门诊量近1000人,日住院病人近650人,每天上午900前停车场就超负荷运行。南门农贸市
f场、体育中心等部分特殊公共场所,配建停车泊位很难满足停车需求。个别停车场位置偏远,服务半径过大,使用率不高。如:大庆南路货运停车场和粤鸿和北侧货运停车场,日常停车率不足3成。个别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