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鼓励大学培养、研究4、高校领导大学城的主体是高校,因此,高校是经营大学城产业(如教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高校应当具有大学城大部分事务的领导权。即使是后勤社会化也应纳入高校的统一领导之下。保证高校的领导权,并在政府的引导下,使得赢利不会成为大学城的唯一目的。加强高校的领导权就是尽快把高等院校从两个“婆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控制解脱出来,促进高教管理上的地方分权,逐渐扩大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最根本的,在于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对高校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增强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积极性与办学活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章定位: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广州大学城
f我们把广州大学城定位为以带动城区的战略转移为目标的,以发展地区教育产业为基础的,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方向的,集教育、研究、生产、生活于一体的跨越式的城市化新区。以下是对这一定位的解释:一、以带动城区的战略转移为目标广州市城市战略发展的目标取向,要求广州大学城必需选择更远大的抱负、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在广州市“北抑南拓、东移西调”城市战略的指引下,广州大学城的目标很明确:通过广州大学城的建设及其产生的辐射效应,带动广州城区的战略转移。而“扩招”的历史机遇又赋予广州大学城实现这一目标以很大的现实性。所以,广州大学城无可选择的选址在背靠北部资源丰富的主城区、面对南部空间广阔的南拓区的珠江“门槛”上,而不是郊区,也不是卫星城。二、以发展教育产业为基础1、教育市场的推力和人才市场的拉力广州高校在区域乃至全国都有较强的影响力,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扩招人数的大部分份额(而且质量较高)将由广州承担。广州大学城在此难得的“扩招”背景中面对着强大的市场推力。广州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南拓的发展将需要大量的基础性人才。据估计,2010年广东省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的需求量是135万人,按照广州的需求量是广东省的13计算,广州届时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需求量将是45万人。人才培养将成为广州大学城最核心的任务之一。广州大学城在历史性的“南拓”机遇下面对着人才需求的强大拉力。在面对高校“扩招”的背景和广州城市战略南拓的机遇中,广州具有发展教育产业的最佳基础和难得时机。2、国家战略对广州大学城的影响根据《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十五”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讨论稿)中确定的精神,对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目标是使其发展成为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