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代表中国水平、国际一流的科技工业园区。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共同推进具有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代表性的上海、深圳、西安和杨凌高新区的建设,使其成为能够带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四大密集区,即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区、欧亚大陆桥和东南沿海区。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北京的中关村将是带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推动器”,而上海、深圳、西安和杨凌则是“辅推动器”,同时它们在一定区域或某些领域内起到“领头”的作用。而国家战略对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初期。美国128公路地区和“硅谷”的形成直接得益于国家由于对太平洋地区战略地位的增强而在西海岸投入的巨额国防开支。广州一直是中国过去的三个实力最强的大城市之一,如今只有它未能进入国家高新技术战略的视野,这和广州战略地位的相对下降有关。因此,广州大学城应当致力于在区域及地方经济中发挥领军作用,并成为华南及更大区域教育产业的集中地。3、区域比较:广州和深圳很少有城市在离中心城如此近、而且位置相当重要的地方新建大学城。广州拥有这个条件,而且十分必要。
f在大学城建设上,深圳与广州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佳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因此,深圳大学城主要是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提出以培养创新型高级精英人才为主、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企业孵化的目标。例如,深圳大学城引进的清华大学深圳学院,以培养理工科研究生为主,研究生占到学生总数的60以上,正是清楚的反映了这一思路。而广州与深圳相比,最大的优势则在于拥有良好的教育产业基础,华南地区最好的大学均云集广州,在全国来说都具有很强的学术号召力,以下的几个数据能清楚的说明这一情况: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四大密集区示意图2000年,广州市的高校59所,深圳市只有4所;高校在校生人数,广州34万余人,深圳只有不到两万五千人。广州的优势与劣势同样明显,关键是要扬长避短,还要取长补短。由此可见,广州大学城和深圳大学城基于自身的特点会有不同的发展侧重,它们之间的互有短长从整个珠三角区域来看恰好形成了优势互补,它们都将为地方经济作出同样重要的贡献,而且会成为区域经济的“双引擎发动机”。但从文化层面来看,广州大学城因广州深厚的文化积淀而更具生命力。三、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方向1、广州大学城在广州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在广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中提出要“巩固、提高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城r